3. 中小型化妆品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:
常言说:事儿都是人干出来的。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大资源。但一些中小型企业在用人时,出现原则性的判断错误。
例:有一次,与一位老板讨论企业人才的时候,这位老板犹豫于"才"与"德"出现矛盾时的取舍。我说:可将人才分为三类:※是人又是才;※.是人不是才;※.是才不是人。
你第一选谁?答:是人又是才。
第二选谁?答:不好说了,是人不是才的,在某些岗位好象也还可以用用。
第三选谁?答:那没有了!人都不是人了,有才我也不敢用。那么,中小型企业常常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力资源问题呢?
有许多中小型企业在苦心寻觅着各种能干的人才。虽然前来应聘者非常踊跃,但不少企业在众多的候选者中反复寻觅后,仍不容易找到满意的人选。 即使找到了,也留不长久,留久一些又常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,甚至挪用货款后,不知所踪,找不着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。
缺少优良的管理人才、缺少能干的技术人才、缺少市场营销高手、缺少放心的财务人才、缺少助手、缺少可能委以重任的人、缺少……,等等,等等,这是中小型化妆品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。
例:某企业年终奖一发,销售好的业务员"哗"地一下就走了几个,新接手的业务员交接、盘查几名离任者的业务工作中发现,20余万的应收款已经成了呆死帐。老板情急之下,下令全面盘查,真是不查不知道,一查吓一跳:发现40%的应收款已经超过半年、10%的应收款被业务员挪用、几家已经名存实亡的客户,却仍然与之有"业务往来"……
有此类似情况不止一、二家。当然,这个例子表现的不止是涉及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,还有营销管理等等方面的问题,这放在后面谈。
很多中小型的化妆品企业,是从"夫妻店"成长起来的,大了一些,也不过是"夫妻店"变成了"家族企业",在机制上缺乏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,甚至有些企业连一个员工档案也没有。
若这类企业的老板具有较强人格魅力的还好一点。谈不上凝聚员工的企业文化,更不能为员工的发展和前途指明方向,不能为聚集人才创造必要的条件。
这种情况又进一步促使老板使用家族人员,真正的人才难以获得,获得了难以久留,留下了难以施展……形成恶性循环。那么,家族人员就可以放心一些吗?
例:某知名品牌的的化妆品企业,老板五十多了,身体不太好,膝下仅一刚成年的小女儿,愁接班人问题,物色了大哥的儿子--文化素质较高,仪表堂堂的小伙子,老板用心,极力培养。
可几年后的某天,走人了。并且,凭着手中的权力,从货款和广告费里带走了百多万,自己弄了一个化妆品厂。怎么办?那可是大哥唯一的儿子。闹了一个一家老小不高兴。
并不是说"家族企业"的作法就一定错了,在中国人的社会环境里,� "家族企业"不能简单地作对与错的判断,台湾的成功人士王永庆不也是很典型的"家族企业"吗?问题出在缺乏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正确认识,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,对"自己的人"和"外人"采取不一致的对待。这是中小型化妆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。
4. 中小型化妆品企业的营销与管理:企业的市场营销与产品推销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概念。前面谈了,市场营销的起点是产品开发前的市场调查,结束于销售后的售后服务。同时,售后服务又包含了市场调研的内容,又成了修正和完善市场营销体系的起点。
产品推销只是市场营销的一个环节,只是使用适当的技能、技巧,以优化的形态将产品售出的过程。将二者等同起来,在改革开放,将计划经济逐步转轨到市场经济的初期,市场尚不规范时,还有它存在一定的空间。如果至今仍然持有这样的观念,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了。
"简单营销"的方式
为作资金的原始积累,很多中小型企业采用"简单营销"的方式。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的中小型企业,还有广泛采用的趋势。
这种方式简单地说就是:不管是谁,也不管他在哪里,只要拿钱就给货,概不赊销,钱货二清。反正我这货看起来不错,价格也不贵,给经销商的利润也还较丰厚。这就是一种推销形态的"简单营销"。
在前面谈产品包装时谈到了这个问题。如是采用"绣花枕头",玩两把就撤退,那不是做市场营销,那叫投机!何况还有"投机"结果"偷"不到"鸡"的。
例:就有这样一个老板,98年投资几十万做洗发水,就采取了这样的方式销售。第一个月就做了几十万的销售,而且几乎全部货款收回,随着经营地域的扩展,总销售额迅速上升,当然回款率却在下降,但还不伤大雅。
他迅速扩大生产规模,设立市场部北到东三省,西到乌鲁木齐,南到广州,全国铺开。但一年多一点,又迅速销声匿迹了。
一个多月前偶然遇见,感慨良多,叹道:找回被业务员搞走的款,够我欢度晚年,收回应收款,也可以一家幸福。可就是库存的那些包装,就够我生产20年了、处理不掉的原料,也可以用上3~5年。难了……!
侧面了解:厂里只有七、八名工人了,做的是处理堆成山的退货,分零卖散装。因欠原辅包材料款太多,固定资产已经没有了。债主太多,老板到处躲藏,不敢随便露面,有债主放话:只要某某某踏进我这地界,就要他一条腿抵债算啦!
当然,这是一种可悲的极端情况。但产品市场突然萎缩,积压产成品、积压包装材料、原材料,应付款多、应收款也多,企业难以为继,机器设备闲置的的情况,却不在少数。
以"独家总代理"组织营销圈套 "独家总代理"是企业在市场营销中的一种策略。但如果将其当成经营完成点,钞票就可以从"总代理商"处赚来,那就有问题了。
生产企业与经销商应该是合作伙伴关系,基于共同服务于消费者的原则,专注于协力开拓市场。但有的企业却把经销商看成了自己的对手,套住了就是自己的财源,结果使品牌失去市场。
例:某做终端膏霜产品的中小企业,急于发展,资金有限,无力自己广泛开展终端销售促进工作。
设计了一个总代理合同,要点是:按零价65%的扣率,首批发30万结算价的货,即付15万的款,由生产厂在总代理业务范围内,全部投入广告宣传及制作宣传用品用具,另15万作为铺底货,合作结束结算。
以后先款后货,每月进货不低于30万,超出适当增加返点,连续三个月不足,可单方取消代理。倾向于寻找入行不久的日化经销商。
厂方的计算是:
①. 首批发结算价30万货,产成品成本12万多点;
②. 结算15万,投了广告宣传促销,怎么都能销一些;
③. 只要第二个月进货30万,前15万垫底不要,我也没赔;
④. 以后你自己去卖吧,我怎么都赚了。
确实,半年时间,陆续发展了十多家总代理;确实,广告宣传展开后,也能卖些;确实,也赚了一点。但不到半年,经销商纷纷撤退。不到一年,听说只一、二家在降低了结算标准后,作最后支撑了。
如果是做通路的产品,调整一下,兴许还行。但做终端,这方法就难以行通了。听说开初还准备在经销商退出后,自己做。试了二、三个市场,均铩羽而归。因为已经退出终端市场的品牌,还要再复出,那就难上难了。这使一个有潜力逐步发展为全国性的品牌,成了小区域性品牌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