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化妆品市场现状化妆品行业是国家投资比较少,包袱比较轻的行业,同时又是为国家创造高税利,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行业。
95年化妆品行业给国家上缴的税利是77亿元,96年是95亿元,97年是105亿元,98年是120亿元。从几个数字可以看出,化妆品行业为国家贡献是比较大的。
《别人。化妆品既是一个产业也是一种文化。化妆品是多种学科的结晶,随着精细化工、生物科学、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,细胞科学在皮肤医学中的深入,以及人类基因工程的起动,使化妆品向着更富有深度和广度的方向发展。
80年代初,我国化妆品消费是人均1块钱,90年初上升到人均5块钱, 到1998年上升到16块钱,可以说我国化妆品的人均消费水平上升得是很快的。
广东、上海和北京三个地区人均消费水平达到80~100元,大大地高于全国的消费水平之上,而发达国家的化妆品人均消费水平为35~70美元。从而可以看出我国化妆品的消费市场有很大的上升空间。
从化妆品的分类看,护肤类的占35%,护发类的占28%,美容类的占24%,香水类的占8%,护肤类的产品仍然是化妆品消费的主流。从近几年的动向看,美容类的产品上升得很快,有专家预测到2010年美容类的产品要占到35-40%,要占到第一位。
我国化妆品的销售额82年为2亿元(人民币),85年为10亿元,90年为40亿元,95年为190亿元,98年为280亿元。前十五年化妆品的销售额平均以23.8%的速度递增,最高年份达到41%,至98年起,增长率有减缓趋势。从博雅对护肤品的统计分析来看,销售额的年增长率曲线,有5~7年一个周期的快速增长到略缓,再快速增长再略缓的特点。
博雅发现,每次从曲线开始上升阶段起,市场上就有一个或几个以祛斑、美白为主诉求的产品品牌在作强势促销。不过,每次的增长速度加快,是否就是由这些以祛斑、美白为主诉求的产品品牌所带来、或促成、或形成,博雅还在研究中,尚未确定。但我们可以肯定:现在的增长减缓,是在为下一次的高速增长,积蓄力量。
分析近二年化妆品行业所遇到的困难,大概归纳出以下几个主要因素:
①. 国内外经济结构的调整,对化妆品行业的影响;
②. 市场规范化程度低,走私和假冒伪劣化妆品,对于诚实守法的企业形成的冲击,导致了企业的困难;
③. 国外化妆品企业对国内市场的冲击,98年外资企业在中国投入的化妆品广告费用是,24亿元而我国企业的投入还不到他们的1/10;
④. 98~99年,引进外资17个项目,新增67条化妆品生产流水线,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步投产,竞争更加激烈;
⑤. 企业缺乏自身的应变能力,由于大部分企业没有科研能力和新产品储备,企业重销售,轻科研的现象普遍存在,缺乏对企业宏观的、长期的发展战略研究,在初期的原始积累中,企业还能够生存,但发展到一定规模,技术和管理的落后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生存。消费自主意识的迅速增强、各种法规的出台也给化妆品企业带来了新的压力。中国即将加入世界关贸总协定,中国化妆品市场也将与世界化妆品市场融为一体,在外国的化妆品对我市场造成一些冲击的同时,我们也同样拥有了一个更大的舞台,更多的机会。
通过对化妆品市场的现状调查分析,博雅认为:我国化妆品市场空间仍然非常巨大,市场潜力也非常大。
另作一简单方式对比:
日本二亿人口,有近2000家化妆品生产企业。而且,每家都至少有一个别人不会(或不能)的东西!几乎家家运转正常(《香粧品科学の専門誌·フレグランスジャーナル》)
中国有十三亿多人口,化妆品生产企业不足4000家。而且,其中至少18%以上的企业不能维持正常运行。如果,不考虑国民经济等因素,可视为:中国还有9000家化妆品企业的生存空间。而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仍居世界前列,我们可以确定:中国化妆品行业的成长,在长时间内都具有广阔的空间,还将获得大幅度的发展。
例举人均消费与发达国家对比:
发达国家化妆品人均消费水平35~100美元;中国经济较发达的北京、上海、广州三地化妆品的人均消费才达10~12美元,整体只有2美元左右。
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,近十余年来,中国化妆品的销售额平均以23.8%的速度递增,最高年份达到41%,明显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。
日本人川合浩在《日本化妆品企业如何在中国开展其事业》一书中,以第三方推算:2000年中国的化妆品销售额将达到300亿元人民币以上,与去年比,增幅近20%.到2010年,中国化妆品市场销售总额可达到800亿元左右。中国化妆品市场的潜力还相当大。
|